準確及時地掌握鐵水溫度對保證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平穩順行和提高鐵水質量十分重要?;陂L期生產現場數據,融合領域知識和數據驅動方法,構建了基于注意力機制和LSTM的鐵水溫度預測模型。首先,結合冶煉經驗、規則與數據分析技術構建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過程特征矩陣,并通過降維技術將特征維度減少至28維,降低了預測復雜度。其次,將不同時間窗口的歷史操作數據作為輸入,構建基于LSTM架構的多時間步預測模型,并引入深度學習中的注意力機制提升關鍵特征的權重,以提高預測精度。結果表明,該模型在命中率(±5 ℃)達到92.5%,初步實現了釩鈦磁鐵礦高爐鐵水溫度高精度預測,為高爐爐況判斷和操作優化提供了重要參考。
釩磷氧(VPO)催化劑作為正丁烷法制備順酐的核心催化劑,其較低的正丁烷轉化率和順酐選擇性難以滿足工業對順酐高效生產的需求,因此開發高性能釩磷氧催化劑成為研究熱點。基于此,綜述了近年來高效釩磷氧催化劑的制備進展,重點探討了原料與溶劑選擇、制備方法、活化氣氛、助劑及載體對催化性能的影響,發現上述因素主要通過改變催化劑比表面積、活性晶面強度、表面酸性、V4+/V5+或P/V比,使其暴露更多活性位點,促進正丁烷C-H鍵斷裂和誘導正丁烷發生氧化而提高正丁烷轉化率或順酐選擇性,最后,總結對比了不同影響因素對VPO催化性能的影響,提出添加助劑是制備高性能VPO催化劑的發展趨勢,并從原料選擇、結構設計與改性和成本等角度對未來助劑發展進行展望。
崩落礦巖散體流動規律是影響無底柱分段崩落法中礦石損失率和貧化率的關鍵因素之一?;谂饰鞯貐^某地下礦崩落法開采特征,采用達孔量法開展了礦巖散體放出體形態測定試驗,并結合Particle flow code in 2 dimension(PFC2D)顆粒流軟件進行了數值模擬,分析散體流動特征及其對貧化損失率的影響。結果表明:數值模擬與室內試驗得到的放出體形態基本吻合,均呈現良好的橢球體發育特征;貧化損失率較高的主要原因是放出體的頂部、前方和兩側的廢石混入?;诖?,提出了優化放礦口布置形式的改進建議,為礦山提高回收率提供了理論依據。
利用真空感應懸浮熔煉爐制備了(TiC+TiB)/Ti-6Al-4Sn-8Zr-0.8Mo-1.5Nb-1W-0.25Si復合材料,增強體占比分別為0%、2%、4%(體積比)。利用金相顯微鏡、SEM、XRD、TEM和高溫拉伸試驗機研究了其顯微組織和高溫拉伸性能。結果表明:鈦合金主要由α-Ti相和Ti2ZrAl相組成,Ti2ZrAl相分布在α-Ti片層交界位置。同時,復合材料中還存在多邊形塊狀TiC和TiB長晶須。鈦合金組織為典型的魏氏組織,在β-Ti晶粒內α-Ti相長成近平行排列的長針狀。鈦基復合材料中隨著增強體數量增加,α-Ti長徑比顯著減小,β-Ti晶粒細化。在650~700 ℃范圍鈦基復合材料強度顯著提高,2%增強體復合材料在650 ℃強化效果最優,4%增強體復合材料在700 ℃強化效果最優。溫度超過700 ℃后,增強體強化效果減弱。復合材料塑性總體較低。鈦基復合材料強化方式為細晶強化、固溶強化和載荷傳遞強化。高溫拉伸時鈦基復合材料的斷裂方式為脆性斷裂。
從2022年我國鈦工業鈦精礦、海綿鈦、鈦錠、鈦材等品種的產能、產量、應用和進出口等數據分析了我國鈦工業的整體情況,并針對目前行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